想當年:阿里士多德式悲劇
「六.四」十四週年的反思
十四年前的六月四日,解放軍的子彈閃電般劃破天安門漆黑的夜色,激情戰勝了理智,槍桿子打斷了民主旗。電視鏡頭下的天安門震撼了全世界,後來他們都以那天的電視畫面評判誰該負上「六‧四」的責任。在槍聲四起之時,沒有人能在混亂中看清前路,但今天當我和五萬人一起安逸地坐在維園青蔥的草地上,享受著自由清新的空氣時,不能不好好地反思一下「六‧四」那段歷史。
六四過後,鄧小平和共產黨成了民主國家的箭靶,強大的媒體力量將悲劇的罪責全部聚焦於中共,中國政府成了六四道德法庭的犯人欄裡的唯一被告。我們不得否認中國政府犯下的嚴重錯誤,我們得承認學生爭取民主的正確性。狹義而言,六四事件即六月四日天安門廣場上的血腥鎮壓。可是,我們要有調理地梳理歷史的話,不能不從廣義的層面上作出分析,即審視整個學潮的經過,反思歷史以為後事之師。
六四悲劇的主人公是被鎮壓的學生,他們用熾熱的鮮血演活了一部阿里士多德式悲劇。老師說,阿里士多德心目中的悲劇主人公應該是「在道德品質和正義上並不是好到極點,但是他的遭殃並不是由於罪惡,而是由於某種過失或缺點」。
在人民日報的「四‧二六」社論發表以後,遊行被官方定性為「由一小撮人煽動的動亂」,這刺激使學生運動越趨激烈,悲劇似乎不可避免。在六月四日之前,中央的溫和派曾經作出過讓步,劣勢是有機會扭轉的。五月十六日,閻明復口頭承諾政府將否定「四‧二六」社論,不久,趙紫陽以黨中央的名義發表講話呼應了這個論調。若學生作出適當的讓步,即証明改革派的應變能力,學生的力量將轉化為趙紫陽進一步推動民主改革的動力,保守派也會失去鎮壓的藉口。可是,天真、激情的學生空有一腔熱血,卻不了解政治現實的遊戲規則。在改革派艱難地作出讓步之時,一些激進的學生領袖卻依然高嚷著煽情的口號,這種激情的口號直接繼承了共產黨式的革命語言風格,鼓動人心但空洞無物。
「陸叔」經常教人投資要「止賺、止蝕」,天安的學生們熱情有餘,理智不足,不明白「止賺」的道理,浪費了多次離場「套現」的機會。他們沒能夠冷靜地鞏固的來之不易的運動成果,卻想一口吃掉老樹盤根的中國共產黨,這直接導致改革派的失勢和保守派的抬頭。在十幾年來,我們痛責中國政府野蠻鎮壓學生之時,不應忽視對天安門學生運動的的失敗教訓。我們要銘記純潔的學生運動中「某種過失或缺點」,不然,民主永遠不能植根中國。
現在香港民主派比起當年的天安門學生,如何?距離反「23條」遊行還有一個月,對於泛民主派人士,我只會祝福那些純潔的民主鬥士,希望他們銘記教訓。不過他們當中會有多少個這樣的人呢?
2003年6月4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