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26

這個三月


三月,就是精神疲憊。
一些割裂,砍不斷憂慮,看不透的留白。
甭說,咱喝。















Contax T3
Natura Black F1.9
長洲,或前往長洲的途中。
http://www.flickr.com/photos/mansonkin/sets/72157600026433056

2007-03-15

銼花.剪紙


在中國的旅遊區裡,到處都有為遊客而設的「手信」舖或馳名的食店,在我以前的旅遊概念裡,那些都是不能不去的地方。可光顧了不少所謂地道的店子,經驗慘痛,直到拋棄了旅遊書的點到點式既定路線,才漸漸明白旅遊工業是一幅貼上風景畫的牆壁,你得費點勁爬過它,才能觸摸到一個地方靈魂。

上次去湘西鳳凰,只知道那裡出土沈從文的文字和黃永玉的畫。看了資料才認識到湘西的苗族銼花和土家族蠟染,這些老傢伙已經傳承上千年了。「銼花」其實和我們熟知的剪紙很相似,差別在於剪紙用剪刀,銼花則用苗族人特製的小銼刀把圖案刻出來,一次可刻12張張色紙。



逛了無數間店子,看見十幾種相同的圖案,也不知道是否機器倒模出來的。直至看到虹橋邊的吳六愛婆婆,拿著刀子在一疊色紙上吃力地刻著「百鳥朝凰」圖,一雙小手在一尺方圓內揮灑著曾經極度封閉的苗族文化。

銼花原是苗服上刺繡圖案的底稿,後來漸漸與漢族的剪紙含混難分,但吳婆婆說,銼花是苗族女子必學的一門課,但近年很多苗女寧願出外打工也不學銼花。無他,因為吳六愛花五天才刻出來的鳳凰只賣五元一張,兩天刻成的生肖才1元。

後來有一個香港知音人告訴她:「阿婆,大的最少可以賣五十。」可吳婆婆也只敢加到二十。離開了鳳凰才知道,原來吳婆婆在當地學者眼中是一塊快要消失的活化石,可惜幾個女兒都不願意繼承那些快要抬進博物館的絕活了。

去鳳凰時,捧著《湘行散記》,回來以後,卻想起也斯那本解構傳統和現代溝通窒礙的《剪紙》。



Natura Black F1.9
http://www.flickr.com/photos/mansonkin/sets/72157594588387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