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26
2009-02-20
2009-02-18
攝影博客:1416教室
關於攝影,眼界、視野比器材、技術重要,而且重要得多。看過不少攝影博客,任悅的1416教室是我唯一願意經常回去上課的地方。那裡提供的國際視野,審美眼界,吸引了很多國內攝影師駐紮,香港似乎很少這種幸福角落,還好,互聯網輕易跨過十萬八千里的物理距離。但不知為何,1416會不時死Blog,大家進不去的話,可以幾小時後再試。
最近一篇談論掛曆相片的文章挺有意思。讓我想起一些長期在網上看到主流的圖片審美問題。亮麗的顏色,夠酷的光線,fashion的表情,曖昧的情調,朦朧的面容,總是能第一時間吸引人類的眼球。不管當中的「形式」,是否負載了「內容」,總是最輕易被冠上「美」的稱號。
想為主流審美傾向把脈,最簡單的是去flickr圖片庫,看看哪些圖片最受歡迎,也就不難理解那些把難民貧民拍成時裝試情調的圖片會那麼受寵。不是說flickr的相片拍得不好,作為業餘的攝影者,不少人的水準已經很不錯了。更何況,攝影在於咱們這些業餘者來說,自娛勝於一切,享受重於嚴肅。不該,也不必苛求甚麼思考與理論。但不能否認,互聯網已經成為散播、同化審美觀的重量級平台。這種同化、學習如果過於單向、片面,或許會漸漸形成一種強大市場需求,仿效再仿效,千篇一律的圖片也就不斷湧現,反過來影響一些高階的職業攝影師也不足為奇。
不過,國際化的flickr還是包容了很多風格,不像香港的主流攝影討論區連形式也不顧,一味無聊地影女,或為昂貴的器材拍portrait曬命,仰慕Canon奢華的紅圈鏡頭,多於談論攝影本身。是為了拍照而買鏡頭,還是為了買鏡頭而拍照?當然,滿足物慾,該尊重個人的自由,但如果更多人看重內容多於形式,看重形式多於器材,這個圈子會更可喜,更好玩。
flickr有趣之處,在於總會找到一些我們喜歡的攝影人,最近的驚喜是找到一群街頭抓拍者,拍得實在不錯。裡面的alex、小吞、eddie,一個也不認識,卻忍不住把他們介紹給朋友們。
2009-02-15
盛事:World Press Photo 2009
一年一度的世界紀實攝影大賽結果公佈了,在World Press Photo 2009中,依然發現一些莫名其妙得獎的作品,但總會有一些比較喜歡的。在這裡依次序把他們列出來。為了避免被罵侵權,先聲明截圖屬於官方網站的。再幫手宣傳一下:記得每年買一本看看啊!好野黎架!嗯,應該安全了吧?
這次中國攝影師可謂威威,一口氣拿了好幾個獎項目。最喜歡那顆樹的系列。同一地點,同一角度,同一棵樹,但換了人物,改了動作排列,變換著四季。雖然很多人玩過這種簡單的結構玩意兒,但這次杭州攝影師玩得不錯。很生活,很自然,很親近。更重要的是,對於很多入門的攝影者,這種透過拿捏環境、佈置人物的呈現方式,相對那些戰地烽火容易學得多。試一試,眼界會開闊一點點,就會更喜歡攝影。
有三個格魯吉亞系列(A, B, C),都拍得不錯,一張張看下去,愈對戰爭咬牙切齒。朋友說拍得一般,沒突破,這是一回事,但這組相片有一些吸引我原因。記得戰事爆發前,跟一個重慶森林的格魯吉亞難民詳談,甚麼政治迫害,秘密審訊,鎮壓異己,沒完沒了。才幾天,普京的戰火就燎原了。難民好擔心家人的安危,還好,戰事沒有打到那邊去。
北京奧運,中國青年報的攝影師拍了很多台電視機,每台放置的地方都不同,有窮家,有奢華,有百姓,有商場。跟杭州樹系列類似的手法。置換某些文本結構後,相片賦予意義隨之變化,組合起來,就是另一幅讓人思考的大圖畫。
金融危機下的美國。官方的得獎原因是:「全副武装的Cuyahuga郡警探正在检查一栋被查封的住宅,原房主因无力偿还房贷而被法院裁定驱逐出自己的住宅 —— 这张照片拍摄于2008年3月26日,摄影师以一种黑色讽刺的方式反映出次贷危机对美国民生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这是一张一语双关的照片,看似充满危险与冲突的场景其实只是对查封住宅的例行检查,画面气氛与现实故事的巨大反差形成一种戏剧性的暗示:这是另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而它正降临在我们所有人身上。」那張壓軸的Photo Of The Year對這個系列確是很關鍵的。
2009-02-12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