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相機:DC選購心得(一)
雖然我最享受菲林帶來的影像,可是數碼大潮似乎不可抵擋,尤其是最近Nikon推出了強横的D3,又為正在開發的新型CCD註冊專利,科技的進步真叫人感嘆,聽說那顆CCD更是個革命性的產品。雖然這些傢伙當下都會以天價叫賣,但按照發展的慣律,那些先進又昂貴的的規格遲早下放給低價DSLR機種。甚至可以大膽地預料,可以挑戰DLSR畫質的輕便DC遲早誕生,就像菲林時代的經典Konica Hexar、Contax T3和Leica CM。
在那場革命性的風暴來沒到來之前,這幾年DC技術雖然不斷在進步,各種防震、像素升級、還有越來越強的ISO感光,層出不窮。可是坦白說,當中所謂的進步到底是有些水分的。其中不少是廠家的市場宣傳手法使然,更令人氣憤的是一些不負責任的炒作,給消費者罩上層層迷霧,花了大錢卻買不到預期的產品。有些廠商真應該列入黑名單!
暫且撇開DSLR不談,我認為現在最具誠意的輕便DC廠商是富士,她的鏡頭一般,但幾代的Supper CCD都造得很好,售價又比較便宜。但可能基於商業計算,她遲遲沒有推出我所期待的28mm廣角機,所以我兩年前暫時放棄DC後,至今還沒出手,靜靜等待心中的夢想機種。可這不代表其他廠商沒有佳作,長居日本銷量榜三甲的Canon、Fuji和Panasonic都有些很好的產品。
近來越來越多入門的朋友購買或更換DC,卻不知道各種相機指標背後的意義,容易買到有物非所值的產品。所以我嘗試把自己在網上學習得來的知識,用簡單易明的辭彙寫出來,讓身邊的朋友參考。因為文章很長,將會分期刊登。只討論DC,不談DLSR。當然,我的知識非常有限,其中難免有錯誤,歡迎糾正。
下期預告:市面三種防震系統